閱讀是成本最低、收獲最高的投資,也是門檻最低的高貴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什么超過七成的小學優等生到初中成績會驟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什么超過七成的小學優等生到初中成績會驟降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中國中小學教育網  作者:佚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明明是班上的尖子生,但是到了初中之后,成績突然就降下來了,學習再也沒有之前的狀態了,這是怎么回事呢?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?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進入初中出現“水土不服”情況的背后,其實是心理學上說的“陡坡效應”。學生由小學到初中雖然只升了一個年級,但在大綱要求、教材內容、知識難度、學習要求等各方面都有很大變化,孩子很容易出現知識銜接不上、斷層等情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什么超過7成的小學優等生到初中成績會驟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考察的孩子的能力不一樣,小學階段的語文,數學這類學科,只要用心,細心,孩子的成績就不會太差。而一般女孩子相對來說比男孩子心細,所以小學階段很多女孩子成績比男孩子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學以學習知識為主,學習方式屬于死記硬背。進入初中,思維方式由“形象思維”變成了以“抽象思維”(邏輯思維)為主,如果學生到了中學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,那么成績下降在所難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學階段,如果只關注分數,分數高,家長就覺得很滿意,后果是很嚴重的。小學階段的課程很簡單,小學階段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。但如果家長只是關心考試成績,關心考試有沒有打滿分,不注意閱讀理解能力、學習習慣、學科思維等深度學習能力的培養,孩子到初中掉隊是分分鐘的事情。但是如果小學階段不注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,初中階段就有很大可能成績會下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的孩子閱讀量很廣,很深入,但是小學階段更多的考察的是基礎知識,所以這樣的孩子與其它孩子比成績也許并沒有太大差別,然而這樣的孩子是有后勁的,在初中或者高中階段優勢會逐步顯現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初中階段由四科增加到八九門課程,考察的是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、創造能力、閱讀理解能力、學習習慣。以英語和語文這兩門學科來說,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足夠的積累,那么這兩科成績下降是必然的。所以,防止孩子初中成績下降,最好的方法是在小學階段就做好充分的準備,培養好孩子各方面的能力,做好積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學習上孩子可以分為哪幾類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據數學能力的不同,學生可以分成四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3+2=5為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一類學生:理解3個的個(感知到可數)、知道123456789之間的聯系2,明確3的含義后確定下來,這類學生只需要在3的基礎上數45就可以得到答 案,進而確定5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類學生:理解3個的個(感知到可數),知道123456789之間的聯系、但理解3的含義后并沒有確定下來,這類學生3+2需要從1 開始數到5,又不確定5,學6就相對困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類學生:沒有理解3個的個(不能感知到可數),或者沒有建立123456789之間的聯系、但記住3的含義 后確定下來,這類學生不會關注3+2產生的過程,只會記住3+2=5,他的知識是撕裂狀態的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類學生:既不關注過程也不記憶結果,完全是被數學打敗心 服口服的學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長們可以對照著看看自己孩子是哪種類型,建議后一類向前一類改進,不能想一步到位,第四類都是要求過高造成的~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上一篇文章:父母須知:兒童興趣發展的三個階段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下一篇文章:2018大數據顯示:全國58位高考狀元,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相似!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轉載請注明轉載網址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ttp://www.www.bnisecurities.com/news/xdjtjiaoyu/2051616930KIJ9ICF191EDECI33626.htm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