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時代來臨,學習力教育正在顛覆當下的教育!
來源:學習力教育中心 作者:余建祥
隨著人工智能時代大幕布的開啟,人工智能已經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農業領域,人工智能除草機,90%程度上解決了勿噴作物、漏除雜草等人工也不能完美解決的問題。一些新開辦的駕駛學校已經沒有一個教練,人工智能不僅能快速指導人們學車,還會對學習結果給出及時的點評。自動駕駛技術還沒全面來臨,已讓駕校的教練面臨全面的失業。微軟的人工智能少女詩人“小冰”在詩歌的創作上,作品質量讓專家也很難分辨是人類創作還是人工智能創作,創作速度更是人類詩人遠遠無法匹及。人工智能的圖像識別效率是人類的上萬倍,而且差錯率極低,大幅提升了公安等的工作效率。 醫學領域,人工智能醫療工具已經能用來診斷乳腺癌,準確率比資深病理學家高出14.8%。電商領域,阿里巴巴開發的人工智能設計師——魯班,2017年的雙十一,為淘寶商家設計了1.7億張圖片。2018年將有4億張圖片由魯班來設計,按照一天的時間來算,每秒可以設計8000張。 人工智能已經“入侵”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領域,科技的快速發展,人工智能取代相當部分領域的人類工作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。 人工智能時代,讓我們對未來生活充滿期待,然而又有些忐忑不安。 將來的一天,機器人會不會取代我?會不會取代我的孩子?如何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?如何讓孩子在人工智能時代成為贏家? 馬云在大數據峰會上曾表示:“在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,是重新定義的變革時代。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,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、背、算這些東西,強迫孩子去背,不讓孩子去玩、去體驗,不讓他們嘗試琴棋書畫。我可以保證,三十年后孩子們找不到工作,因為他沒有辦法競爭過機器時代! 所以,打破傳統教育的枷鎖,讓孩子學會學習,擁有無限創造力,才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。 傳統教育,片面重視學習成績,忽略了孩子學能力的培養。這樣的教育一方面很容易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,忽略了知識的應用和學習能力的提升。當今社會的教育體系過于工具化和功利化,讓教育喪失了很多原本應具備的功能。 從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來看,傳統教育難以培養出頂尖的科技精英。如果我們依舊重復傳統教育方法,對于孩子來說,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。 當孩子孩子喪失了創新力、創造力、好奇心,必將會輸給人工智能。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創新型人才,只有對孩子進行系統的學習力教育,才能適應未來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變化。 傳統教育是填鴨式的教育方式,只注重知識的灌輸,而忽略了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。學習力教育則是重視孩子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,是面向未來的教育,也是未來孩子贏在人工智能時代的保障。 世界著名未來學家埃德加•沙因認為:“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認識字的人,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!笨茖W系統的學習力教育正是讓每個孩子學會學習、高效學習,從而輕松地應對考試和未來。真正的學習力教育并不和傳統的教育相矛盾,而是會更好地促進傳統的教育,讓孩子有效提升學習效率,從而更好地適應應試教育。因為學習效率的提升,花較少的時間用于學習,就能取得優異的成績,從而有更多的時間用于自己的興趣愛好,拓展知識和視野,發展未來。(余建祥)
·上一篇文章:爸爸給十歲女兒的一封信
·下一篇文章:對快樂教育的反思: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幸福,而不是簡單的快樂
轉載請注明轉載網址:
http://www.www.bnisecurities.com/news/jymt/19871722619C3CF783HHG8EB4DG2H.htm
相關內容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
佚名 |